产教融合,“”十共五双”打造新时代幼教人才
中南艺校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在学校和园所两个不同的育人环境中来完成:第一阶段为一年级,第一阶段学习在学校本部完成,主要由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其中穿插见习,二年级整个学期,学生进行“前园后校、校岗直通”的工学结合学习模式,实训占课程体系的50%,其中实境教学是实训的主要形式,第三阶段,学生经过专业理论学习和工学结合的学习及实训,进入集团下属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十共”运行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1.专业共建、目标共定。依托校企双方,建立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专家结合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引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凝练典型工作任务,有机整合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与能力,按人才成长规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按“园校一体,校岗直通”工学结合人才模式培养模式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缩短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技术与园所对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差距。
图1:校企合作编写的校本教材
(中南艺校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与万婴幼儿园共同开发了基于保育工作的《保育模块课程》和基于教师活动课的《早读课程》等8本校本教材)
2.课程共设、资源共用。校企共设专业教学课程,校方设定预设课程,即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企业方设定生成课程,即随园所活动计划制定的通过工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课程,生成课程中每个工作情境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任务,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工作任务的完成“六标准”,即有明确任务、有观摩现场记录、有决策方案、有实施方案和行动、有检查与控制制度、有评价与反馈标准六个标准,突出了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3.基地共管、人才共育。实验中心由集团与学校共同管理,由企业方委派集团高管作为学校专业负责人,以确保专业发展建设工作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贴近企业一线工作,增强人才培养导向的针对性。在共管模式下,实验中心引入校企联合考评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其中学生技能考核内容、考核方法由企业指定,考核过程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突出了评价机制的“多元性”。
图2:校企共同考核学生五项技能
(中南艺校将企业评价引入学生技能考核与期末考核,考核专家由学校专业教师与幼儿园专家共同担任。)
4.全程共管、责任共担:一是依托集团与学校,搭建园校合作研讨平台,定期开展活动,校企共同研究确定学校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学生实习实训、教育教学服务、文化交流、课题研究等重要问题。二是建立有效的企业与学校的联系会议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教师与企业教师双向流动、用工需求和培养信息、教学实习实训与员工培训,引导学校毕业生到园所就业和企业员工到学校学习等工作。初步形成校育人任务全程共管,责任共担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5文化共培、成果共享:实验中心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班级与教室的布局,营造企业氛围,在师资团队建设和学校保障体系上,按照企业化实施各项管理。同时,实验中心派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下园学习和研究集团企业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通过思政课程、班会课、第二课堂,讲座等形式针对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宣讲和教育,通过环境创设、寝室布置等活动将企业文化渗透至校园文化,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企业文化认同感。
(二)“五双”工程基础上的人才培养工作
1.园校互动、教师双跨: 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校企教师互兼互聘机制:一是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进入园所顶岗挂职,让教师进入企业实践;二是企业安排一线骨干教师进入校任教,师傅带徒弟,并教授园本课程。三是实现园校教师间的优势共享。学校选派优秀的专业老师进企业实践,为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充实专业知识;企业教师也发挥经验优势,为学校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教法方面的培训,实现相互提升。
2.宜工宜学、学生双获: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把课堂设在幼儿园班级,学生既是学习者,身份是学生,又是幼儿教育的实践者,身份是学徒、员工。实验中心利用三个互动实现实境化教学:第一,师生互动。学生实训时间可以进入园所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幼儿园教师也按照教学计划给学校学生上课,园所高级教师还承担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讲座培训;第二,生幼互动。学校阶段性地选择知识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给幼儿进行教学;第三,师幼生互动。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老师在特定的课程请幼儿在幼儿园教师带领下进入课堂,用特殊的方式给学生展现真实的教学内容。3个互动,使职前学生能够实现职前教育实践的“预演”。
图3:幼儿园教师带小朋友到教室为学生上课(学生模拟上课)
3.实习实训、产教双促。学校使用“双基地”模式对学生展开实习实训,实习在实验中心实训室进行,按照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配置标准,实验中心有各类实训室, 实训指导教师由校内专业教师担任,实训后学生即进入幼儿园进行与实训项目相匹配的实习,在短时间内由“人对物”的实训到“人对人”的实习,提升了学生掌握技能的效率实现职前学习和职后岗位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实验中心也选拔学生参与幼儿园急需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园所工作效率,缓解了幼儿园人手问题,实现幼儿园日常工作和学生教学双促进的效果。
图4;学生参加幼儿园活动的部分图片
(学生通过参加幼儿园真实活动,提升了相关技能,直观地了解幼儿园工作,大大提升了技能课效率)
4.市场导向、供需双动:考虑到市场实际需求的变化,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调整课程比例,在思政课程之外增添幼教师德和职业素养课程,由园所教师教授课程;加大技能课比例,同时实施小班授课,保证教学质量,满足学前教育领域中儿童特色教育的市场需求;提高保育技能课程比重,课程由园所保健主任教授,充分做到保教并重,为打好基础。
5.盘活资源、校企双赢:(1)实验中心教师在园所实践期间,为园所教学出谋划策,提供教学建议,并协助园所共研课题,共同开发园本教材;(2)园所给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所,大量的一线教师为学生进行具体保教示范与指导,实现了教学与实践“零距离”、实践教学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企业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3)学生在实境化教学中职业素养提升较快,在幼教老师流失较大的寒暑假期间,实验中心直接提供优秀学生进入园所进行实习和兼职工作,园所为学生提供一定报酬,既能缓解园所用人需求,又能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资源流动,校企双赢。
【案例12】月月家书,书写别样情怀
为了培养学生对父母感恩,对学校热爱的情怀,学校创新以情感为交流的“爱心体验活动”。我校从办学以来,就一直坚持组织学生每月手写一封信给父母,由学校统一提供信纸、信封、邮票并投递。“月月家书”活动的创设不仅让学生们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情感表达,也让他们对亲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大部分学生也都经历了从“不会写”到“我想写”的转变。家书的内容日益丰富,情感也更为炽烈
学生从刚开始的几句微信式问候话语到现在可以包含深情的书写两页家书,从内心深处感悟到父母的养育之情。学生家长在看到子女亲手书写的家书,也热泪盈眶,感受到孩子在学校期间的成长、懂事,同时,我们也鼓励家长给孩子回信,互相倾诉感情。很多父母收到信件后欣慰感受到孩子有爱、懂事、进步了。学校通过此举,教育学生对父母心存感恩之心,唤起学生对亲情的珍视,是中职学校办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创新举措。